今年4月2日,在2025年福建能源石化集團第三屆職工職業技能競賽電鉗工比武中,郭善賦憑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操作技驚四座,從16名參賽選手脫穎而出,成功摘得桂冠。6月,他又榮膺福建能源石化集團第一屆“能化工匠”稱號。
“礦燈照亮的不僅是巷道,更是技術工人的求知路。”2006年7月,從龍巖人才技校畢業,剛滿18歲的郭善賦帶著對煤炭事業的熱忱走進永安煤業公司仙亭煤礦機運隊電工班。初入煤礦面對錯綜復雜的電氣設備和密密麻麻的控制線,這個青澀的小伙子給自己定下了“每天進步1%”的誓言。
郭善賦始終相信“技術是立身之本”,為了提高自身技術實力,他自費購置《變頻器原理與維修》《PLC控制技術》等專業書籍,將下班后的碎片時間轉化為學習充電的黃金時段。為了弄懂一個液壓站比例閥工作原理,他連續三天蹲守在絞車旁反復拆解組裝,這種鉆研精神讓他僅用兩年時間就掌握了提升絞車、皮帶輸送機電路維修技術。
2024年寒冬的一次搶修,讓郭善賦完成技術突破的蛻變。午夜12點,程控電話主機突發故障,通訊故障威脅著礦井安全生產。在調度監控中心的程控電話機服務器上,他連續工作6小時,通過分步驟檢查程控電話機服務器、診斷操作單元,成功在第二天的6點恢復通訊系統。這次經歷讓他深刻認識到:“技術創造價值,就體現在關鍵時刻的關鍵作為。”
“查找集成電路板故障如同醫院心內科醫生,看不見、摸不著,毫厘之差就是生死之別。”這也是郭善賦常掛在嘴邊的話。面對精密復雜的變頻器設備,他總結出“望聞問切”判斷法:模擬外部設備輸入、查看面板輸出、萬用表量輸入輸出、查閱操作員歷史故障記錄、示波器檢測芯片參數。一次,皮帶機變頻器一啟動就報故障,他通過比對實測完好的一臺變頻器80組數據,最終發現是檢測IGBT三相電流輸出模塊故障,為礦井避免近百萬元損失。
正是這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讓郭善賦從技術“小白”快速成長為專家能手。因為勤于總結積累,善于發現工作中的技術難點,又喜歡分享,因此,大家都習慣稱他為活的“百科全書”。
為了讓班組員工少走彎路,每次遇到設備疑難雜癥,隊長們都要把郭善賦帶在身邊。他一出馬能夠快速排查故障所在并擅長在解決問題中總結提升技能。與此同時,他還把自己這些年處理過的設備故障整理成“故障手冊”,里面詳細記錄了每一臺設備、每一個故障點發生的原因、產生的現象及各種故障的分析和處理方法,成為班組員工爭相傳閱和學習的“寶典”。機電副礦長涂鵬紹說:“郭善賦能吃苦,肯動腦,每一項工作,他都能高質量地完成,凡是經他手維修的產品可以說都是‘免檢’。”
這就是郭善賦,擇一事,傾一生,繁華過眼不換匠心如初。面對諸多的榮譽,郭善賦說:“真心感恩企業搭建的優質平臺,感激每位傳道授業的恩師,身為職工,當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更要傾囊相授,讓技術不斷傳承。”(陳先臻)